为传承红色基因,构建“五育一体”的协同育人体系,助力学生全面成长,赣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于2025年5月开展“赓续红色薪火,共绘美育新章”红五月系列活动。本次活动以多元艺术形式为载体,引领全校师生沉浸式感受红色文化魅力,取得圆满成功。
“五月红歌扬,初心永向党”合唱比赛
五月的校园,红歌飞扬,初心滚烫。以“五月红歌扬,初心永向党”为主题的合唱比赛在附中热烈开唱,青春与家国情怀在旋律中同频共振。此次合唱比赛,七、八年级学子用不同风格的曲目编织起对祖国的热爱图谱——既有《歌唱祖国》《我爱你中国》《我和我的祖国》等激昂旋律,让“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的自豪随歌声升腾;也有《紫荆花盛开》《在灿烂阳光下》等温润乐章,以“游子归乡的牵挂”“沐浴党恩的感恩”传递细腻家国情。《龙的传人》的豪迈、《这儿有扇窗》的清新、《五四特别版错位时空》的穿越感……少年们或铿锵有力或温柔坚定的歌声中,百年党史的波澜、新时代的朝气交织共鸣,汇成一片流动的“红色海洋”。
同学们在歌声中重温党的光辉历程,汲取奋进力量,用青春的朝气诠释着对祖国的热爱、对理想的执着;用嘹亮歌声致敬革命岁月,音符间流淌着对党的忠诚与对祖国的热爱。评委从音准、表现力、队形等维度综合打分,最终评选一、二、三等奖。
合唱比赛虽已落幕,但红色精神永不褪色,青春的歌声仍在回响。同学们将带着这份感动与力量,在成长道路上继续高唱红歌,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让红色精神绽放新的时代光芒。
“阔步新征程,传播好声音”演讲比赛
“阔步新征程,传播好声音”演讲比赛中,附中学子围绕“四史”讲述红色故事。选手们或聚焦革命先烈事迹,或分享身边的红色传承,600字演讲稿凝聚着对历史的敬畏与新时代的思考。3分钟演讲视频里,单人讲述铿锵有力,让红色精神通过语言直击人心。当“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誓言响彻校园,文字与声音的力量直击人心——这不仅是一场演讲比赛,更是一次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让红色基因在青年的讲述中焕发新的光芒。
‘音’为热爱,‘声’入党史”剧本配音
从《建国大业》里共和国的新生,到《党的女儿》中对党的忠诚与信念,一场“声音的穿越”在期间悄然上演。“‘音’为热爱,‘声’入党史”剧本配音活动中,学生们化身“声音演员”,选取党史经典片段配音:2-5分钟的视频里,精准的语调还原角色心境,贴合的口型串联历史场景,搭配生动的音效,让百年前的呐喊与坚守重新“回响”。
参赛者用声音塑造出一个个鲜活的革命先辈,团队彰显默契——有人把控情绪节奏,有人打磨背景音效,有人设计角色互动。一幕幕场景仿佛把同学们带回风云激荡的岁月,真切感悟到红色历史的厚重与力量,让党史学习教育以别开生面的新式,深深扎根在同学们心间。
“踏寻红色足迹,赓续百年初心”红色地标打卡
“踏寻红色足迹,赓续百年初心”红色地标打卡活动中,附中学子利用假期时间探访家乡红色遗址。

镜头里,学生们走进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于都长征渡口、兴国将军园……在革命纪念碑前驻足,用1-2分钟短视频讲解遗址背后的故事:“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这里渡过于都河,开启二万五千里长征……”镜头里的神情庄重,讲解中的语气坚定,搭配300字感悟里的“使命担当”,串起了一幅鲜活的“赣南红色地图”。
一份份作品既是对历史的致敬,更是对初心的叩问——实地探访让课本上的“红色历史”变成脚下的“信仰之路”,让“家国情怀”不再是空洞的词汇,而是融入血脉的精神烙印。这场行走的思政课,让红色基因在“眼见、口讲、心悟”中深深扎根。
本次红五月系列活动以“红色”为精神底色,四场活动如四颗璀璨的星子,在校园文化的天空中交相辉映——合唱比赛用歌声织就信仰的“五线谱”,让红色旋律成为青春的注脚;演讲比赛以语言为刃,剖开历史的厚重,让红色故事成为思想的灯塔;剧本配音借声音穿越时空,复刻历史光影,让红色精神在“声”临其境中触手可及;红色地标打卡凭脚步丈量初心,让红色印记从课本走向现实,成为刻进血脉的家国情怀。
当“唱、讲、配、访”的多维体验融入成长,当红色基因在艺术浸润中悄然扎根,附中学子在“五育融合”的场景里,完成了一次对红色精神的深度对话。未来,这份融于声、形、行、思的红色力量,必将化作学子们逐梦新征程的底气与担当,让红色薪火在新时代的沃土上,永远炽热、永远蓬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