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度推进“智慧课堂 5+2 教学模式”改革,破解课堂参与度不足难题,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内驱力,9 月 8 日下午 16:00,我校高三年级在合班教室隆重召开 “聚小组智慧,燃课堂活力——提升小组合作学习力之我见”专题会议。会议由江雯老师主持,全体高三师生参会,汪校长莅临指导并讲话。
微课展示:直观呈现智慧课堂新实践
会议伊始,廖慧敏老师带来了一场 15分钟的数学小组微课堂展示,成为本次会议的 “开篇亮点”。课堂上,廖老师以数学重难点知识为载体,巧妙设计小组任务:从分工讨论解题思路,到合作推导公式,再到小组代表上台展示成果,全程贯穿“智慧课堂 5+2 教学”模式。学生们在小组内积极发言、互相补充,原本略显枯燥的数学知识在协作中变得生动有趣,课堂氛围热烈而有序。这场微课堂不仅为参会教师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教学范例,更直观证明了小组合作学习在提升课堂参与度中的显著效果。

学生发声:传递真实学习体验与需求
“以前上数学课我总不敢发言,怕说错,但在小组合作中,组员会鼓励我分享想法,慢慢我就敢主动表达了!” 高三(1)班学生代表钟雨辰的发言,让现场教师们听到了来自学生的真实声音。钟雨辰同学结合自身经历,从 “参与感提升”“思维更活跃”“学会倾听与互助” 三个方面,分享了小组合作学习带来的变化。学生的真实反馈,为教师们后续优化小组合作策略、适配 “智慧课堂 5+2 教学模式” 提供了重要参考——教学改革不仅需要教师的专业设计,更要贴近学生需求,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 “主人”。

经验分享:为小组建设提供科学方法
如何让小组合作学习从 “形式” 走向 “实效”?钟叶萍老师的小组建设经验分享给出了答案。她结合 “智慧课堂 5+2 教学模式” 要求和自身学习经历,从 “分组原则”“角色分工”“规则制定”“评价机制” 四个维度展开讲解,鼓励班级建立 “小组积分 + 个人评价” 的双重激励机制,激发学生持续参与的热情。钟老师的分享既有理论支撑,又有实际案例,让参会师生清晰掌握了小组建设的 “方法论”,为后续在班级中落地 “智慧课堂” 提供了有力支撑。

明确方向:明确改革方向凝聚共识
会议尾声,廖月誉主任对本周学校小组合作学习推进工作进行小结,肯定了各年级在 “智慧课堂 5+2 教学模式” 探索中的积极尝试,同时指出了“学生适应期存在混乱”等问题,并明确了下周 “开展小组合作教学研讨课”“制定班级个性化小组规则”等工作重点。
汪校长在讲话中强调,“智慧课堂 5+2 教学模式改革”的核心是“以生为本”,而小组合作学习正是激活课堂活力、提升学生参与度的关键抓手。全体教师应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将小组合作学习与 “智慧课堂” 深度融合,既要注重方法创新,也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 “动起来、学进去、有收获”。同时,学校将持续提供资源支持,组织专题培训、教学评比等活动,推动教学改革走深走实。

此次专题会议的召开,不仅为我校提升小组合作学习力搭建了交流分享的平台,更让“智慧课堂 5+2 教学模式”改革的方向更明确、路径更清晰。相信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校智慧课堂将焕发更强活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综合素养将实现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