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航新征程,培根铸魂育新人——赣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班主任风采展(三)

发布者:发布时间:2022-11-10浏览次数: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赣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忘初心,培育了一大批“四有”好老师。为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我校公众号将推出2022年先进班集体班主任风采展,展示优秀班主任们的先进事迹。

闻小凤

个人简介

中共党员,2022年赣州市“最美园丁”,2022年赣南师范大学优秀党员,2022届九(1)班班主任。2009年参加工作以来,多年担任班主任工作。该同志始终坚持用高尚师德感召学生,用端正师风感染学生,用师表形象影响学生,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在平凡的教学和工作岗位默默奉献。曾获校“先进教研组长”、“先进工作者”、“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等称号;指导学生参加语文学科各类竞赛分别荣获省、市、校级一、二、三等奖;撰写的多篇论文在国家、省级以上刊物发表,主持并参与多个中学语文课题研究。师生一场,不负遇见,你努力学,我尽心教,用心奔赴,相互陪伴,相互成长。

图片

吴海燕

个人简介

2015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中学政治教学和班主任工作。教育理念:“凭时间赢来的东西,时间会为之作证。”

浅谈班级建设

第一次见面,满心期待

从学生踏入教室的那一刻起,班级建设已经开始了。考虑到孩子们第一次踏入新校园,面对新奇的新生活,很多同学并没有作好足够的准备,新生报到那一天,便都是携父母前来。这时,给予学生足够心理安全,帮助学生形成对新生活的积极期待,显得尤为重要。因此,首先我们可以在教室环境方面作些改变,让同学们感受到对新生活的憧憬。其次,你的一言一行也将凝化成一张名片,交到学生的手上。初次见面,亲切的笑容让学生如沐春风,利落的行动让学生心生信服。最后,适当地让学生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能够帮助学生找到被信任的感觉。在氛围的熏陶下,在老师的关注下,相信能够帮助高一新生更好地适应新生活,继而用对新生活的期待感湮没陌生感和不适应感。

第一次陪伴,慢慢靠近

新军训是班主任和孩子们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在进行体能训练或是精气神塑造同时,它也是班级建设的有力契机。首先,军训是了解学生的窗口。训练期间,密切观察孩子们的不同态度和表现休息,便能够一定程度上把握学生的个体特性。而休息间隙,主动加入到学生群体与他们聊天,便能够通过聊天进一步了解学生。其次,军训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跳板。对于很多孩子而言,军训大概是他们从小到大参与的最耗体力的活动,意味着由于体力不济可能导致孩子们身体不适,更甚至会导致内心的挫败与屈服,这时有老师在身旁照顾便多了一份依靠,师生关系便也在相伴过程中愈发深厚。另外,班主任在身体状况允许的条件下,可以与学生做站军姿,走齐步正步等动作,这样的话,不仅对学生起着示范作用,更重要增强学生对老师的信服。最后,军训是形成班级凝聚力的催化剂。学生在这段时间里同甘共苦,情感与日俱增,而我们则可以通过拉歌等活动增强效果,引导他们休戚与共,共同为班级增添色彩。

图片

第一次分享,敞开心扉

通过几天相处时间,学生慢慢开始彼此熟悉。这时候组织孩子们进行自我介绍,不仅可以帮助老师更好地了解你的学生背后你所不知道的“故事”,更重要的是,在同学们有一定交流后,自我介绍变得不再羞涩不语,而变得生动起来。当地一个学生主动站起来做自我介绍时,其实就给其他学生起了带头作用,在这样的主动沟通的氛围中,学生迫不及待地想要表达自己。这相对于由老师点名或按座位顺序的方式在建立和谐的生生关系中能取得更佳的效果,也有助于建立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形成班级凝聚力。

第一次竞争,人心所向

对于一个刚组建的班级,有一群严于律已、以身作则,服务班级、无私奉献的班干部组织,对班主任而言,可以帮助其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更加繁难的班级问题上,对班集体而言,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能够更加充分发挥班级合力的作用,对学生个人而言,则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提升自我管理的能力。而传统的由班主任直接任命或者由少数精英学生担任的班干部组建方式使得班干部的存在变成争议,甚而有人提到班干部演变成了“汉奸”。因此,班干部如何选,选择谁直接关系到班级管理的方向是专制型的还是民主型。

那么,要如何建立基于民主的得力班干部队伍呢?以下原则可供参考。第一、普及性,调动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尽量确保班级每一位学生在班级都有事可做。具体操作起来并不简单,特别是面临这学生群体层次不等,个性不一的情况。因此,我们第一步需做初步调查,以“我能为班级作些什么”为主题,要求学生写一份报告交上来,这样,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充分使用话语权,表达自己。第二、自主性,发挥每一位学生的自主性。把握学生基本意向的前提下,由学生竞岗上任,再有老师做出适当的调度,在灵活中把握学生定位,能够更好地保证班干部队伍的有效性。第三、选择性,挖掘不同学生的特色才能。大多数老师仍持传统观念,认为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必然习惯好,习惯好的同学必然富有管理才能。而其实事实并非总是如此,更多时候孩子们像手持魔术棒的魔法师,只要他愿意,他总能给你惊喜。因此,我们需要做可选择性的教育,引导学生展现不同才能。这样不仅更有助促进班级管理的针对性,同样能够更充分地让班级迸发更多生命活力。第四,生长性,培养学生发展自我。即便赋有管理天分的学生,也并非能面面俱到,有的放矢。班干部是需要培养的,因此,制定一套适合学生的班干部培养管理计划,应该得到落实,引导学生在承担责任中成长,在成长中推动班级进步。

携手同行,合作与竞争并存

通过合作能够更好地提升班级凝聚力,应该伴随班级建设始终。班规,是班级文化的重要方面,也是培养班级凝聚力的一把利器。有效的班规应具备以下特征:第一、广泛性。既强调行为约束的广泛性,也强调表彰表扬的广泛性,还包括参与主体的广泛性。第二、灵活性。既强调随机应变的灵活性,也强调事后调整的灵活性。第三、可行性。班规管理的应该是能够观察的显性并且量化的学生行为,至于隐性的学生心理活动则需要诉诸于班主任的个人教育。相对于合作,竞争而能够使得班级凝聚力更具锋利,推动班级快速成长。小组合作与竞争管理便是实现其效果的重要途径。在综合考虑学生的成绩、特长、性格和性别这几个因素,可将班级六人至九人分为一个小组,每个小组通过第次列位的方式保持成绩均衡,各具特点。小组成立后,可在纪律、卫生、学习等各个方面由小组内部讨论确定负责人,制定小组公约。并且在班规的指导下,各个小组展开公平竞争。实行小组管理,对班级而言,可以增强班级凝聚力和竞争力;就学生而言,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图片

扫一扫分享本页
/_s201/ce/65/c3333a118373/page.psp

通知通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