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下午,中国水学校江西区域项目学校水教育公开课与活动实施研讨会在我校举行。中国水学校江西区域协调中心负责人、赣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曾素林博士、中国水学校江西区域四所项目学校赣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赣州中学、潭东中学、滨江第一小学的领导老师参加了活动。本次活动由我校地理教研组、生物教研组联合承办。
下午2:30,大家在师大附中科技楼二楼生物实验室观摩了陈灵玲老师执教的水教育公开课《尝试了解赣南的水情水质》。该课程是陈老师团队开发的特色校本课,已经持续实施了一年多。在本次课堂上,陈老师做了精心准备,通过丰富生动的文字及视频资料向学生介绍了人们身边的水环境及面临的挑战,让学生对水环境有了充分的认识。然后,陈老师用亲自采集的章江水、贡江水作为水样,来自高二(1)班的学生进行了分组实验,对该水样进行精细检测。每个参与实验的学生都情绪高昂,积极动手,认认真真地完成了实验的每个步骤:清洗,取样,检测,观察,比照,记录。本次公开课在学生们的欢声笑语中圆满结束。



随后,大家进行了评课。各专家对陈老师的课给予了高度评价,一致认为:这堂课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以分工合作的形式实施实验探究活动,体现了新课程提倡的合作学习理念,把环境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在课堂中,陈老师能引导学生对实验情况、记录进行交流,并让学生及时参与评价,及时进行自我反思,形成更加细致、准确的观察意识,有助于培养学生求实严谨的科学精神,关注身边环境,增加学生对水的认识和了解,提升学生保护水的意识和能力。
最后,在曾素林博士主持下召开了水教育活动实施研讨会。各项目学校负责老师分享了本校活动实施的经验做法,对下一步活动开展进行了规划。
据悉,中国水学校(Water School China)项目的前身长江水学校项目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香格里拉可持续社区学会和施华洛世奇公司共同发起,是国际水学校项目的组成部分,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国际水文计划暨“生命之水国际十年(2005-2015)”的组成部分和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2005-2014)”在中国的示范项目。从2008年至2013年的六年间,长江流域内的青海、四川、云南、重庆、湖北和上海六个省市的师范大学建立了水学校区域协调中心,指导所在地区的59所中小学校的项目执行。从2014年起,中国水学校增加到102所,扩展到雅鲁藏布江、海河、珠江和赣江流域。该项目通过开发水教育校本课程,开展环境保护活动,提升中小学生的环境意识,推动他们走进社区,融入自然,探索家乡的水资源,从实践中获得真知。我校于2017年3月成为该项目合作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