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不虚席,厉兵秣马时。外出学习是教师提升专业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在“一体两翼”战略合作框架下,华中师大一附中积极为我校搭建桥梁,真情帮扶。由陈式才校助带队赴宁波为期一周的第二批骨干教师高级研修活动,在华中师大一附中的关心下于7月10日正式开启,两校同心、同行、共进。本次研修,内容全面、丰富多样,为促进我校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7月11日上午举行了开班仪式。培训班在奏唱国歌、宣读教师誓词后,宁波教育学院教育培训学院王立辉副院长致欢迎词。他简单地向大家介绍了宁波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教育发展的历史、现状、未来。他表示衷心祝愿各位学员在此次培训中学有所成。

11日上午,原教育部考试中心研究员、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修订组专家刘芃教授带来了题为《基于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标准》的专题讲座。刘芃专家带我们深入理解学科核心素养对考试命题的指导作用和考试命题对学科核心素养的回应。他提出学科核心素养涵盖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三大维度,并指出价值观念和关键能力最终凝练成必备品格,品格教育是教育教学的终极目的。

下午,原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温哥华总领事馆代总领事、首席官员孔玮玮教授带来专题讲座《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孔玮玮教授从我国所处历史方位和面临的四大挑战、我国的外交工作、当前国际形势和国际关系、国内外热点问题等方面,向我们作了深入浅出、内容丰富、全面系统地讲解。通过孔玮玮教授的讲解,我们对当前国际形势和我国面临的重大挑战等方面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
踏进镇海中学,犹如置身江南园林。仿古大门上郭沫若先生亲笔题写的“浙江省镇海中学”苍劲有力。校园建筑古朴典雅,亭台楼阁飞檐斗拱,石桥流水优美别致,古木鲜花爽心悦目。校园内汇集了抗倭、抗英、抗法、抗日及解放战争时期的文化景观以及历史遗迹30余处(其中3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每一处遗迹背后,都是一段精神流芳、可歌可泣的历史故事。朱熹、裕谦、林则徐、俞大猷、柔石、朱枫、张困斋等文人义士均在此留下了历史足迹和不朽佳话。顶着炎炎烈日,镇海中学教务处贺洪鸣主任热情地为我们介绍校园景观,他的热情无不感动着我们一行人。


参观校园结束后,贺洪鸣主任为全体成员做《梓材荫泽,追求卓越》专题讲座。贺主任结合学校的育人目标、教育实践、办学业绩介绍了新课程、新高考背景下的学校课程结构、学生管理、教师发展等方面的做法与经验,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宁波诺丁汉大学——是中国第一所具有独立校园、独立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大学,创校仅十余年就已取得了瞩目成就,排行位于中外合作大学前列。宁波近几日正值酷热炎暑,但阻挡不了老师们积极参加培训的热情。首先,大家在志愿者们的带领下,参观了宁波诺丁汉大学室内体育馆、图书馆。室内体育馆内功能多样,设施齐备。设有多个攀岩馆、击剑室、健身房、虚拟赛艇和自行车等。图书馆内设多种多样的讨论室、创客空间、乐高实验室、美术陈列室和多媒体剪辑教室等等。
参观结束,我们听取了由该校教授等人为我们带来的讲座。他们主要从建校历史、建校愿景、招生情况、学生毕业就业和学校未来发展等几个方面介绍了宁波诺丁汉大学的基本情况。



余姚中学——创建于1935年,前身为“余姚私立实获初级中学”,是余姚第一所中学。近几年来,学校弘扬“知行合一、止于至善”的校训,秉承“让每位学生得到卓越发展”的教育理念,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赵红庆校长就高考新政下学校发展的思考与实践与我们老师进行交流。

宁波教育博物馆的馆址设在甬江女中教学楼旧址,甬江女中是中国第一所女子中学,被载入了《教育大辞典》。而宁波教育博物馆也是中国首个教育博物馆,设有三个基本陈列——“文教之邦—宁波古代教育演变”、“甬上先风—宁波近代教育之路”、“杏坛沐春—宁波现代教育历程”。博物馆向我们完整地呈现了宁波教育从古代到现代的历史发展脉络和成果,折射了中国各个时期的教育发展概况。通过参观学习,我们对宁波从古代的“进士之乡”到当代的“院士之乡”的教育文化传承有了更深刻的印象。宁波在教育领域敢为人先的勇气和魄力值得我们借鉴。


华中师大一附中宋涛副校长对几天的学习进行了总结,并宣布了优秀学员名单。赣南师大附中陈式才校助简洁凝练地介绍了学校办学情况,并代表学校对华中师大一附中、宁波教育培训中心以及博尔雅精表示衷心地感谢。他表示热烈欢迎各位领导老师有时间来美丽的江南宋城赣州做客。最后全员大合唱《我和我的祖国》,在深情的歌声中结业仪式落下帷幕。

至此,2022年赣南师大附中骨干教师高级研修活动圆满结束。参加研修的老师纷纷表示,要把宁波学到的经验带回去,立足学校的实际,努力奋进,为赣南师大附中实现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教育发展再立新功。同时,每一位赣南师大附中人努力成长,借助学校研修平台开拓视野让自身更优秀,为学校和教育事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