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抱着走”到“领着走”,家校共筑成长路 ——赣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蓉江七年级家长会记实

发布者:2024级蓉江初中发布时间:2025-05-07浏览次数:

2025年4月30日,赣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蓉江校区七年级召开“从‘抱着走’到‘领着走’”主题家长会,聚焦学生自主成长,凝聚家校育人共识。七年级全体教师、家长及学生代表参与,共同为青春期孩子的成长“把方向、破难题、谋实策”。

一、年级统筹:领导致辞明方向,理念转型促成长

会议伊始,学校党委书记黄翔和副校长陈式才两位领导莅临年级会场指导工作,七年级代理年级组长吴海龙通过校园广播传递教育理念:呼吁家长和学校统一认识,教育路上家长应与老师并肩前行,共同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护航;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教育不是替孩子奔跑,而是点燃他们内心的火种。”

七年级是初中“衔接关键期”,学生面临学业难度跃升、自我意识觉醒等挑战,部分学生仍存在“被动依赖”问题。他强调,初中教育的核心是“教会孩子自己看路”,家长需从“照料者”转型为“引路人”,用“三分引导、七分陪伴”代替“事无巨细的代办”,重点培养孩子时间管理、目标设定等自主能力。

二、班级深耕:分层策略破困局,沟通技巧化冲突

广播会议后,各班以“成长诊断会”形式展开深度探讨。班主任针对青春期学生“渴望独立又易受挫”的心理特点,提出两大教育策略:

1.沟通升级:倡导“非指责式对话”,如用“你计划如何平衡娱乐与学习?”替代“又玩手机!作业写完了吗?”,以平等姿态倾听需求;

2.角色转换:建议家长从“知识监督者”转为“学习同行者”,通过“陪伴阅读”“家庭议事会”等方式,让孩子在参与中增强责任感。

七年级组同步发布《家校共育倡议书》,提出“三个一”行动方案:每周一次“无手机对话”聚焦情感交流;每月一次“成长体验”拓展视野;每学期一次“角色互换”培养担当意识。

三、精准沟通:定制成长方案,双向奔赴育未来

会后,家长与任课教师展开“一对一”交流。教师根据学生学科特点和个性差异,量身定制“自主成长计划”:对依赖性强的学生,建议从“每日任务清单”起步培养规划能力;对主动性高的学生,则引导设定阶段性目标。

一位家长分享感悟:“以前总怕孩子走弯路,现在明白‘领着走’不是放手不管,而是站在身后当‘安全员’,让他自己试错、调整、成长。”

从“焦虑代办”到“智慧引领”,此次家长会推动家校完成教育角色的重新定位。正如年级组在总结中所说:“真正的成长,是让孩子成为自己人生的‘掌舵者’,而家校则是护航的‘双引擎’。”未来,双方将以更默契的协同,助力学生在自主成长之路上行稳致远。







扫一扫分享本页
/_s201/ce/65/c3333a118373/page.psp

通知通告